e 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如何輕鬆整合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

如今機器人自動化越來越易取得,且勞動力越來越不可靠、難以預料,從這個現實層面看來,製程自動化勢在必行。近年來隨著協作型機器人 (Cobot) 的來臨,機器人應用的領域已大幅改觀,帶來更多彈性高、機動性強且模組化的可能。

e 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如何輕鬆整合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
e 系列協作型機器人如何輕鬆整合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

如今機器人自動化越來越易取得,且勞動力越來越不可靠、難以預料,從這個現實層面看來,製程自動化勢在必行。近年來隨著協作型機器人 (Cobot) 的來臨,機器人應用的領域已大幅改觀,帶來更多彈性高、機動性強且模組化的可能。

工廠若投資協作型機器人整合,可讓系統自動化成本更低,並消除非必要停機,加速投資回收。

而現在,機器製造商與機器人整合業者 Allied Technology 更邁前一步,再度降低機器人整合相關的非必要成本。Allied Technology 的創辦人 Mike Halley 從事客製機械設計與製造已 30 年,他希望創造出彈性高的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在有需求時可以輕鬆建置及重新部署。優傲科技全新的e 系列協作型機器人讓 Allied Technology 在開發全新機器人工作站與其他創新解決方案時,擁有更大的彈性。

優傲科技美洲分部的區域業務總監 Stuart Shepherd 介紹 e 系列協作型機器人的全新特點,觀看影片

Allied Technology 把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開發的焦點放在優傲科技及全新 e 系列機器人,原因在於:

「從整合的角度來說,我們非常喜歡使用 UR 協作型機器人。UR 協作型機器人程式編寫容易,且開箱就可使用。」Halley 這麼說。他接著補充:「UR 協作型機器人幾乎不須保養維護,我們很少遇到須報修的情況。」

Allied Technology 首席機器人程式設計師 Paul Johnson 在測試並運用過 UR 全新 e 系列機器人後,和我們分享了他的體驗:

「e 系列內建全新力/力矩感測器,且提升位置重複精度到 +/- .03mm,表現確實優異。我們不再純粹依靠取物點,而可以設定機器人在取物時停止在特定臨界點,這樣一來,就不須額外自動化設備。」

近十年來,Halley 帶領其工程師團隊緊密合作,嘗試實現這個理想: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操作過許多自動化系統,這些系統使用專屬的單一大型機器,以最高速度運作來處理所有製程。一切順利時,這樣的安排很好;但一旦出事時,整個系統都要停機,直到修復為止。」Halley 說。他還說:

「運用多部小型機器人模組作為整體整合式系統的一部分,在遇到狀況時,大約只須犧牲百分之 10 到 20 的產量,而不須停下整條產線。」

從主流協作型機器人在 2012 年出現於美國市場起,Allied Technology 持續為成長強勁的協作型機器人產業研究及開發創新解決方案。最後,他們為現在自動化領域中重複出現的需求找到了答案。

他們提供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工作站」,僅需極小修改就可用於各種特定應用情境。其內部具備機械加工與打樣的能力,讓他們能為特定專案快速且高品質地進行適切修改,而消除了將這些流程外包所產生的外部成本與時間。

Allied 的機器人程式編寫亦相當直覺而強大,進行修改就像重新示教路點一樣簡單,有需要時可由作業員或管理者進行。其設計為協作型機器人與自動化解決方案模組化、可擴充、彈性高,且可輕鬆重新部署,配合未來的需求。這樣一來,現在所採購的任何系統,都可在未來產品與生產線變動時重複使用。

Allied Technology 介紹其最新模組化協作型機器人堆棧機,觀看影片

長期以來,機器人整合所費不貲。這也不難理解,因為需要一組有經驗的工程師來將機器人正確整合到設施中,並將複雜的自動化設備安全地集合起來。在過去幾年裡,隨著協作型機器人的成功導入,讓自動化成本得以降低,並大幅提升使用簡易度。Allied 的模組化機器人工作站,例如模組化協作型機器人堆棧機,讓自動化的簡易程度超越以往。

這套協作型機器人堆棧系統為行動式、模組化且價格非常親民的堆棧解決方案,能滿足包裝產業當前與未來的需求。其具備多重取物功能、水平橫滑與垂直升降,可延伸機器人所及範圍,且多樣處理不同外箱大小。

若要採用 Allied Technology 進行自動化,並深入了解其創新的機器人工作站,請瀏覽 Allied-Technology.com。藉由雙方合作,其工程師團隊將可幫助您輕鬆邁向自動化。

Matt Halley

Matt Halley is General Manager and lead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eam for Allied Technology . With 10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ustom machine building and robotic integration, Matt is well rounded with positions in manufacturing, mechanical desig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Since 2013, he has been working with collaborative robots (cobots) and developing a new line of flexible robotic cells to help companies ease into collaborative robot automation.

當地辦公室
  • 丹麥商優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 內湖區瑞光路360號4樓
  • - 台北市
聯絡我們: +886 2 2659 9665